
智启银龄・数享未来——昌平区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赋能计划
- 机构名称:北京市海淀区北城心悦社会工作事务所
- 项目类型:为老服务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老人因为不懂得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AI技术,不仅生活变得非常不便利,还容易遭受网络诈骗,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导致老年人自信心不断下降,感觉与社会脱节。本项目聚焦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AI软件等智能化产品操作能力提升的需求,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联合社会各界资源,开展“智启银龄数字屋”、“智启银龄安全屋”、“智启银龄・数享未来”AI应用比赛等系列行动,帮助老年人群体掌握智能手机以及AI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技巧,推动老年群体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提升老年人生活自信,让老年人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预计服务不少于500人次,间接受益人次不少于1500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人工费 48000 劳务费 23500 活动费 15100 宣传制作费 2000 交通费 3200 餐费 3200 管理费 4000 税费 100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本项目拟计划以城乡结合特点非常明显的北七家镇为落地地域,在此之前,已经在本地区的冠华苑西社区开展过老年人防诈骗社区工作
项目合作单位
北七家镇人民政府、北七家镇冠华苑、冠华苑西区等社区居委会、北京城市学院专业教师团队、北京城市学院老年大学等
项目需求
北七家镇冠华苑、冠华苑西区等社区老年人,预计直接服务不少于500人次,间接服务不少于1500人次
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高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的操作能力,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智慧社会,增强老年人的生活自信,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预计服务不少于500人次,间接受益人次不少于1500。
二、分目标
1.开展8期“智启银龄数字屋”,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与AI技术的操作能力,预计服务不少于160人次;
2.开展6期“智启银龄安全屋”,提升老年人反诈防骗的意识与信息辨识能力,预计服务不少于120人次;
3.开展“智启银龄・数享未来”AI应用比赛,增强老年人安全使用网络的信心。
三、预期成效
1.老年人自身层面,不仅能便利生活,打破数字鸿沟,避免与社会脱节;帮助老年人识别网络诈骗,保护财产安全;能锻炼大脑,延缓认知衰退,增强自主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维护身心健康。
2.老年人家庭层面,通过帮助老年人独立使用智能手机和AI工具完成日常事务,避免网络诈骗,能够降低老年人家庭的照护压力,促进家庭和谐。
3.社区和社会层面,提高社区信息传达效率,便于社区政策宣传和事务沟通;同时也能缩小城乡数字资源差距,助力智慧社区建设;同时也能推动城乡结合部的安全消费活力
项目成效
1.2023年、2024年昌平区北七家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设运营项目,委托单位北七家镇人民政府,委托金额为20万元/项目。
项目以社区老年人、社区志愿者等需求为导向,开展以老年社区参与、为老服务、儿童成长发展、志愿者赋能等服务;通过专业督导帮助辖区内社区(村)工作者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
2.2024年海淀区京蒙协作工作结对帮扶项目,委托单位海淀区民政局,委托金额为36万
开启“一老一小”服务“双引擎”,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依托海蒙·敖汉旗“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孝润童心”志愿实践示范基地,项目赋能老年人、儿童、家庭三大领域。从“老有颐养,绚烂夕阳”、“小有善育,蓬勃朝阳”、“老少共融,全域友好”计划入手,整合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以“调查-建设-总结”递进式推进,凝练“一老一小”融合发展模式
2023年及2024年西北旺、2024年度羊坊店“记忆包裹”认知障碍干预服务项目;委托方为韩红基金会;委托金额11.3万/项目
联合居委会、北大国际医院、街道卫生中心等为患者提供认知筛查、情感慰藉等服务,提高公众对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群体的关注度,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探索认知障碍干预项目在社区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项目管理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产品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衍生新型网络诈骗、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对用户的数字素养与识别信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亲友、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志愿者等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化应用的操作能力。
北七家镇部分社区为老龄化社区,老年群体占比超过30%,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部分老年人懂得如何运用智能手机的简单功能,但对于操作步骤比较多的功能手足无措,部分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与AI技术不了解,存在操作能力薄弱、信息辨识能力不足等问题,不仅难以享受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便利,还增加了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概率,加剧了数字鸿沟。为此,老年人渴望紧跟时代步伐,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渠道。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更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推动老年群体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提升其智能技术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具体实践
项目实施计划
一、项目实施计划
1.社区摸底调研
深入社区进行调研和评估,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2.项目管理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保障服务效果。
3.智启银龄数字屋
开展8期数字屋,第一阶段:让老年人学会操作智能手机系统、deepseek与豆包等常见AI软件;第二阶段:学习AI在就医、视频剪辑与学习娱乐、日常出行等方面的实用技巧;第三阶段:根据老年人的个别需求,一对一交流,有针对性地协助老年人解决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加强同伴支持作用,吸引项目中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成为志愿者,为其他老人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情感支持,预计服务不少于160人次。
4.智启银龄安全屋
以“教学+实践”的方式,开展6期网络安全课堂,帮助老年人了解网络消费陷阱、网络安全风险、AI网络诈骗常见情况,学习防范技巧,提高老年人识别信息的能力,降低老年人被骗风险,预计服务不少于120人次。
5.“智启银龄 数享未来”AI应用比赛
设置知识问答、情景模拟、实操赛等环节,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促使老年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6.专业督导
围绕实际需求,面向老年群体、社工开展专业督导不少于10小时。
二、项目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前期筹备(2025年7月—8月)
深入社区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2025年8月—2026年6月)
(1)2025年8月,吸引社区老年人参与,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
(2)2025年9月—2026年6月,开展“智启银龄数字屋”8期;实施“智启银龄安全屋”6期;组织“智启银龄 数享未来”AI应用比赛1次
3.第三阶段:项目总结阶段(2026年7月)
总结项目经验,形成书面报告
三、项目管理
建立一套项目管理制度,包含运营、财务、人员、档案、专业服务等内容。明确项目目标,根据需求制定项目方案,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人员、财务、档案、专业服务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同时,配备多名督导,对项目进行监控与控制,把握项目运行情况。
四、风险评估
1.建立监测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满意度、项目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定期组织社工开展复盘会,梳理项目成果与进度,及时发现新的风险或风险的变化情况。
2.及时调整策略:对风险评估和应对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康彦杰 副所长、督导 项目负责人 高级社工师
胡勇慧 所长、督导 项目督导 副教授、中级社工师
李梦娟 执行所长、督导 执行所长、督导 中级社工师
邵婷婷 项目执行负责人 核心人员、项目执行 助理社工师
杨淦麟 项目主管 核心人员、项目执行 中级社工师
宋仁明 项目社工 核心人员、项目执行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郭新 财务 财务 高级会计师
项目年度预算
预算10万。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