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优农公益计划”

机构名称:北京中仁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为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强化耕地保护与粮食产能提升"的要求,本项目针对我国超40%耕地退化、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壤生态失衡等问题,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土壤,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沃土优农公益计划”以各级政府为主要合作对象,以地方农业种植户为帮扶对象,开展慈善捐赠,实现推动地方农业绿色转型。实施后预计可实现示范区化肥减量、土壤有机质提升等成效,助力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促进农业绿色转型与农民增收。

更多》

守护脊梁爱心护脊包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300字之内,请简单、清晰的描述出项目基本情况及产生的社会价值,用数据体现项目成效 青海省玉树州由北京市对口支援,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较高。通过调研发现,青海省玉树州青少年及其家中脊柱健康意识薄弱,并且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玉树州全州在校初中生约2万余人,根据之前的工作经验,预估该州需要干预的脊柱侧弯初中生约600人(3%)。守护脊梁爱心护脊包项目旨在为玉树州全州初中生在校生提供脊柱健康保护支持,并为该州600名脊柱侧弯初中生发放护脊包,包含护脊教具:护脊书包、矫正带、脊柱侧弯筛查卡、脊柱健康手册、护脊练习操、姿势提醒器、康复训练指导视频及手册。同时,联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健康筛查和科普讲座,提升青少年及家长的脊柱健康意识。

更多》

甘孜州乡村振兴助学专项基金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启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为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帮扶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基金会计划设立甘孜州乡村振兴助学专项基金,定向资助甘孜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计划捐款金额为从2024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人民币壹佰万元整(¥1000,000元)。 结合国家现有学生资助政策和甘孜州实际,专项基金助学对象为甘孜州特殊困难群体家庭(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殊困境儿童、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等)的大学“一本”院校新生和品学兼优的普通高中在校生。资助标准为:大学“一本”院校新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普通高中每人每年2000元,连续资助到高中毕业。

更多》

“西北之北:公益研学驱动边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与乡村振兴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重背景下,面对乡村振兴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困境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阿勒泰本地大部分农牧民都擅长养殖、放牧的前提下,结合当代都市消费者对天然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通过"公益研学+农牧品牌"双轮驱动,创新打造边疆特色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构建"公益组织--社会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形成 • 资源转化系统:整合千年游牧文化、生态景观等碎片化资源,开发10+类主题研学课程。 • 城乡交互平台:组织10批次百余研学人次,创建"牧场课堂""非遗工坊"等8类体验场景。 • 价值传递通道:通过研学消费转化,使生态文化资源实现溢价;通过与牧民共同生活,实现多民族交流交融。

更多》

“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新越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为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北京新越公益基金会决定发起“乡村振兴公益项目”(以下简称“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拟通过搭建移动平台、改善教学环境、资助贫困学生、组织交流培训、传承传统文化、开展公益宣传等促进乡村振兴的公益活动,解决部分贫困乡村面貌落后、贫困学校教学环境较差、贫困学生上学困难等问题,推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更多》

等一本书来

机构名称:北京乐予捐助服务中心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儿童读物售价高但使用周期短,大量优质图书被闲置、变卖或丢弃,造成资源浪费与文化价值流失。同时,偏远地区学校图书匮乏、陈旧。 为提升图书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等一本书来”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核心是全国性图书募集,特别是收集城市家庭闲置的品相良好儿童读物。 这些募集到的图书将用于为偏远地区中小学建立图书阅读角,直接解决当地青少年图书少、图书旧的问题。项目旨在:循环共享优质资源:让闲置图书流动起来,发挥其最大文化价值。 减少浪费与污染:避免大量好书流入废品站,减轻环境压力。 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偏远地区儿童阅读条件,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 通过图书的传递与共享,力求实现环保阅读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更多》

社会组织智力支持“村企联建”,赋能大兴区三间房村乡村振兴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凭借专家团队优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准对接社会资本,成立北京叁间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大兴区三间房村探索“村企联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为百姓理房、为企业安家、为乡村固本、为基层减负、为集体谋长远”,实现了乡村产业新发展,乡村治理新效能。项目实施后,实现村民租金每年每户约 9.7 万元,增长约 21%。解决周边园区 2000 余名员工租住问题,促进了区域职住平衡。直接解决本村 50 余人就业,间接带动 100 余人就业,推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 3000 元,约增长 8%。村庄治理成本显著下降,每年治理经费投入减少了近 200 万,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安全保障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村企联建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发展。

更多》

安全小使者·西部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机构名称: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指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安全常识和常见意外伤害等知识,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安全防护、应急避险和自防互救能力”。 本项目旨在用创新的生命安全教育来立德树人,不仅从小培育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远离危险和伤害,更是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多》

以助农为载体的艾梅乙多病防治宣传及志愿服务

机构名称:北京红丝带之家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本项目以助农销售为纽带,依托崔各庄乡党群服务中心和北京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地坛医院院内)举办5场助农活动,可帮助HIV感染者销售自家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手工编织品。同时开展艾梅乙三病健康宣传活动,可以通过海报、手册、折页纸等普及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知识,覆盖500人次。另外可同时开展健康咨询及快速检测志愿服务,免费提供艾梅乙指尖血快速检测,HIV(口腔粘膜/尿液)快速检测服务。本项目将助农与健康宣传相结合,既解决感染者生计问题,又提升公共健康意识,实现“经济帮扶+疾病防控”双目标。

更多》

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

机构名称: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点亮乡村,光明万家”是由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帮助散居院落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公益项目。项目款项由受益人和社会各界共同筹集,旨在以在乡村点亮路灯为出发点,通过现代公益理念的推广与传播,以互联网筹款平台作为桥梁,鼓励村民充分参与项目,调动、重建当地同乡、同族、同学社会关系网络,给放学的孩子们、劳作的乡亲们带去光明,照亮他们的回家路,点亮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善,点亮美丽乡村的未来。 自2018年12月设立以来,项目已在全国6省区10个县68个乡镇的259个行政村和15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安装了54806盏LED太阳能路灯,总计投入善款超过5800万,照亮国土面积超过1.15万平方公里,惠及超过79万村民、乡村儿童、孤寡老人、中小学生及乡村教师。

更多》
1 2 3 4 5 6 7 共 2页 到第